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外贸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高标准推动外贸发…
为更好发挥外贸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我省进出口规模和经济外向度,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外贸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要拉高标杆,对标先进,力争到2024年实现进出口规模明显提升、外贸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国际市场多元化布局成效明显提升。
培育壮大外贸主体,贸易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一季度,我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7893家,同比增长9.3%。稳住外贸基本盘,首先要稳住外贸主体。《方案》明确,要强化商务与海关、税务、外管等部门联动的骨干企业跟踪帮扶联系机制,根据企业需要实施帮扶,引导和激励企业稳定并扩大进出口规模。力争2024年进出口额过亿、过10亿、过50亿、过100亿美元企业分别达到180、20、4、2家。
针对中小企业,推动展会、平台、信保、融资、信息、服务等发展要素向有潜力的中小企业集聚,持续开展小微企业孵化培育,力争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00家以上;针对大型外贸集团,提升贸易能级,增强省属大型外贸企业资本金和担保融资实力,引导企业聚焦外贸主责主业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煤炭、矿产、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进口和大型船舶、设备出口经营能力。
近年来,我省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机电、高新产品等出口量逐年增长。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为外贸增长新亮点,《方案》明确要壮大电子信息贸易规模、推动汽车光伏出口倍增,力争2024年电子信息设备及元器件进口和笔记本电脑、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出口额分别达到80亿、70亿、50亿、40亿美元,汽车、光伏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50亿、60亿美元。
今年一季度,黄山市出口茶叶1.3万吨,出口值达3.4亿元。特色和传统产业也是重要的外贸增长点,要推动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形成以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登记为基础、出口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带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的联盟发展模式,提高出口规模和附加值。
省商务厅相关人士表示,聚焦重点外贸产业集群,将组织“百名外贸专业人员下基层”,定期举办产业贸易对接活动。高质量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力争2024年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达到30家。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推进合肥、马鞍山等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争创新一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示范地。
探索创新外贸模式,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外贸发展的有力支撑。按照规划,我省支持有条件的市申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力争到2024年建成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20家以上,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400亿元,年交易额过亿元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达到30家;推进蚌埠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建设,实施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三年(连续)倍增计划,力争2024年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额达到80亿元;完善海外仓布局,支持重点外经贸企业境外自用仓、传统仓优化升级为公共海外仓,依托中欧班列目的站、航线枢纽城市等关键节点打造“安徽外贸集散中心”,力争到2024年,全省企业建设或使用海外仓超过400个,公共海外仓服务省内企业超过1000家。
提升数字贸易水平,为外贸发展注入新动力。我省明确支持数字产品贸易、数字服务贸易、数字技术贸易发展。鼓励建设数字贸易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布局全球市场网络,力争2024年数字贸易占服务贸易比重超过40%。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着力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我省计划在稳定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同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组织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助企帮扶系列活动,抢抓协议关税减让、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等政策机遇,力争2024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和RCEP成员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占比分别达到28%和30%左右。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组织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省级每年还会发布推介200个左右境外知名展会,组织开展10场左右线上线下境外自办展会。同时,支持外贸企业开展国际产品认证、海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对外贸企业数字化营销给予支持,持续开展省级出口品牌认定和培育工作。
重大平台提能升级,贸易通道保通保畅
近年来,自贸试验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尤其是安徽自贸试验区表现亮眼,一季度实现外贸456亿元、同比增长33.3%。
持续发挥自贸试验区先导作用,我省将统筹推进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发展,推动重大外向型项目在自贸片区和联动创新区内集聚,深化集成电路企业集群保税监管模式创新和应用推广,力争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到3个百分点。
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方案》明确推进合肥经开综保区、合肥综保区等扩能升级,积极申建合肥空港、芜湖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蚌埠、铜陵、宣城等综保区,招引外向型大项目入驻。推动合肥、芜湖、马鞍山等综保区开展电子信息、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航空器等重点领域保税维修业务。力争2024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进出口额200亿美元以上。在服务贸易平台建设方面,《方案》提出推进合肥蜀山区文化出口基地、合肥高新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建设,推动合肥“中国声谷”申建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安徽中医药大学申建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力争202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700亿元。
物流畅通是外贸发展的基础。保障运输通道畅通便利,更好服务稳外贸工作,《方案》要求完善“一核两翼”格局,深化芜湖港与上海港合作,将洋山港—芜湖港“江海一港通”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模式扩展至省内符合条件的水运口岸,推进与宁波舟山港合作,提升铁海联运、水水联运等多式联运效率。加快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港区、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等项目建设。力争2024年全省水运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0万标箱。在国际航空货运方面,计划到2024年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9条,国际货邮吞吐量达到8万吨。
今年“五一”期间,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列,同比增长78%。针对中欧班列,我省计划加快合肥国际陆港项目建设,推动与合肥水港融合发展,增强中欧班列集疏运能力,提升中欧班列、铁海联运通道功能。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帮助有需求的企业开辟贸易新通道。力争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列数突破1000列。